ylg8099官方网站

安全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发布:   时间:2022-11-07 09:23:03  浏览:

第一条 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禁做与实验教学和科研无关的活动。

(一)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使用燃烧型蚊香、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二)严禁在实验室内用耳机听音乐、玩游戏或在电脑上观看与实验无关的内容。严禁在实验室内打牌、追逐、打闹。

(三)严禁在实验室内烧饭、做菜。严禁在实验室干燥箱内烘烤食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四)未经允许,非本学院教工和员工一律不得进入本学院实验室。外来人员需利用实验室的必须提出申请并经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同意,同时报学院备案,时间超过1周的必须经学院同意。该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由所在实验室负责。

第二条 化学试剂存放规范。

(一)化学品应存放在整洁、通风、隔热、避光、安全的储存柜或储藏区中;化学品应有序分类存放,不得叠放;切勿将不相容的、相互作用会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混放;装有试剂的试剂瓶不得开口放置;实验台架无挡板不得存放化学试剂。

(二)化学品包装容器上应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标签;配制的试剂也必须贴有规范的标签(包括名称、浓度、责任人、日期、储存条件等)。每个实验室都要有化学品目录。

(三)实验室不得存放大桶试剂,严禁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品及强氧化剂。

(四)定期清理过期药品;标签脱落、模糊、腐蚀不能确认的化学品以废弃化学品处置。

第三条 危险化学品采购和管理必须符合规范。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剧毒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爆炸品等。

(二)危险化学品购买前须经学校审批,报公安部门批准或备案后,向具有危化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危化品的运输车辆、运送人员、送货方式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运输安全。严禁私自购买。

(三)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危化品库房中,严格执行“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的“五双”管理制度。库房要有警示、通风、隔热、避光、防盗、防爆、防静电、泄露报警、应急喷淋与监控装置。

第四条 病原微生物和实验动物采购和管理必须符合规范。

(一)病原微生物须从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具有相应合格证书;须按照学校流程审批,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病原微生物菌种保存在带锁冰箱或柜子中,有保存、实验使用、销毁的记录。

(三)饲养实验动物的场所应有资质证书;实验动物需从具有资质的单位购买,有合格证明;用于解剖的实验动物须经过检验检疫合格;解剖实验动物时,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并符合相关伦理规定,保障动物权益。

第五条 实验室内废弃物必须符合规范。

(一)常规实验产生的实验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不混放,严禁向下水道倾倒废旧化学试剂和废液。

(二)常规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存放,盖好盖子,贴好标签;标签信息应包括废弃物类别、危险特性、主要成分、产生部门、送储人、日期等信息。

(三)实验产生的具有强毒害作用的危险废弃物需集中存放,贴好废弃物标签,并做好危害标识;刀片、移液枪头、破碎的玻璃仪器等尖锐物应使用耐扎的利器盒/纸板箱盛放,贴好标签;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废弃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浸泡处理;生化实验废弃物要有专用的垃圾桶(一般内置黄色塑料袋),不得与生活垃圾桶混用。

(四)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定时送往相应的收集点,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第六条 实验室用气的安全管理规范。

(一)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实验气体,建立气体钢瓶台帐(见附件1)。

(二)气瓶须放置于气瓶柜中,或配置气瓶防倒链、防倒栏栅,保证固定稳妥;气体钢瓶不得放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场所;危险气体钢瓶存放点须通风、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地面平整干燥;无大量气体钢瓶堆放现象;每间实验室内存放的氧气和可燃气体不宜超过一瓶,其他气瓶的存放,应控制在最小需求量;涉及剧毒、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配有通风设施和合适的监控报警装置等,张贴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等助燃气体不混放。

(三)存有大量惰性气体或液氮、CO2的较小密闭空间,防止大量泄漏或蒸发导致缺氧,需加装氧气含量报警器。

(四)气体管路和钢瓶连接正确、有清晰标识。管路材质选择合适,无破损或老化现象,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查;存在多条气体管路的房间须张贴详细的管路图;有钢瓶定期检验合格标识(由供应商负责);钢瓶中的气体是明确的,无过期钢瓶;确认“满、使用中、用完”三种状态。

(五)钢瓶使用后,必须关闭气体钢瓶上的主气阀和释放调节器内的多余气压。

(六)凡是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需要用到氢气、一氧化碳、氯气、乙炔等危险性大的气体钢瓶的,购买前须办理申请手续,项目负责人必须出具书面的安全措施并与学院签订安全责任状,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买。

第七条 加强实验室水、电的安全管理。

(一)清楚了解所在楼层及实验室电路和水管各级阀门的位置。

(二)杜绝自来水龙头打开而无人监管的现象;水槽、地漏及下水道畅通,水龙头、上下水管无破损;定期检查各类连接管(特别是冷却冷凝系统的橡胶管接口处),发现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以防漏水。

(三)实验室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需匹配,不得私自改装;电源插座须固定;电气设备应配备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不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缆,不使用老化的线缆、花线和木质配电板;禁止多个接线板串接供电,接线板不宜直接置于地面;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地面上的线缆应有盖板或护套;大功率仪器(包括空调等)使用专用插座(不可使用接线板),用电负荷满足要求;长期不用时,应切断电源;无人监管状态下,应切断充电器(宝)的充电电源。

第八条 规范实验操作,加强实验安全防护。

(一)应熟悉所涉实验的危险性,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方式,实验室须配备防护、医药用品。

(二)凡进入实验室人员需穿着质地合适的长袖实验服或防护服;根据需要选择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帽、防护口罩等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前,要确认防护品的适用范围、有效期及完好性等。

(三)进入实验室不得穿裙子、西装短裤、拖鞋、凉鞋等;进行化学、生物和高温实验时,不得戴隐形眼镜;不穿戴长围巾、丝巾、领带等,长发应盘起扎紧,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穿着化学、生物类实验服或带实验手套,不得随意出入非实验区。

(四)危险性实验(如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等)时必须有两人在场,不能脱岗。夜间和节假日做实验时,须向学院提出申请,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不得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凡有过夜反应的,必须加强水、电、气等的使用安全措施。

第九条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

(一)危险性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物品,配备的药箱不上锁,并定期检查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二)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桶等,应正常有效、方便取用;灭火器种类配置正确;灭火器在有效期内(压力指针位置在绿色区域),瓶身无破损、腐蚀;并定期开展使用演练。

(三)在显著位置张贴有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图,图上逃生路线应有二条以上,路线与现场情况符合;主要逃生路径有足够的紧急照明灯和指示牌,功能正常;师生应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及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四)可能受到化学和生物伤害的实验区域,需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安装合理,引导标识清楚,周边无障碍物,定期检查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五)有需要的实验场所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系统,通风橱的配置合理,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任何可能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而导致个人曝露、或产生可燃、可爆炸气体或蒸汽而导致积聚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第十条 实验室内务管理。

(一)每个实验室必须落实安全责任人,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信息包括: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安全责任人、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

(二)实验室应建立卫生值日制度,保持清洁整齐。要处理好实验耗材、实验废弃物,及时清除室内外垃圾,不得在实验室堆放杂物。

(三)实验室必须妥善管理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和防盗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消防器材不得移作它用,周围禁止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四)保持实验室安静,严禁大声喧哗;不准随地吐痰、乱抛纸屑杂物;不准在走廊等公共场所堆放杂物;实验室门上的安全观察窗玻璃不得有任何遮盖物。

(五)按照学科性质的不同需要,要给实验人员配备必需的劳保、防护用品,以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六)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时,必须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的措施,保持实验台整洁,并查看仪器设备、水、电、气和门窗关闭等情况,及时填写《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见附件2

第十一条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一)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员工安全意识。

(二)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所有教师和员工对实验室附近所有的消防灭火器材的位置、灭火性能、灭火方法要有足够了解。

(三)ylg8099官方网站新入学的员工必须参加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且安全知识考试合格者方能进入实验室。

(四)教师在指导员工实验课、科学研究时,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和给予正确的实验指导,以确保员工已掌握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员工平时的安全教育和监督。在开展科研工作前,必须对所开展研究的安全性,对所购买、领用的各类化学药品的危险性及发生问题后应该采取的救护措施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 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

(一)实验室须建立实验室安全与卫生检查制度,经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督查。

(二)建立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检查台账,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清责任并积极整改。

(三)发现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发现严重安全隐患或一时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须向所在学院报告,并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整改。